首页 资讯 正文

上发电下养鱼 废坑塘巧生金

体育正文 68 0

上发电下养鱼 废坑塘巧生金

上发电下养鱼 废坑塘巧生金

5月25日(rì),故城县三朗镇居召村,村民在水上漂浮光伏电站(diànzhàn)检查并网线路。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光伏发电和水下养鱼,本是(běnshì)两件不相干(bùxiānggān)的事儿,可在故城县三朗镇居召村,新能源产业和传统养殖业来了一次(yīcì)跨界“混搭”。5月25日,记者赶往居召村一探究竟。 居召村外,有一个废弃多年的坑塘。曾经,这里是村民(cūnmín)用来堆放生活垃圾的地方,又臭又脏,尤其到了夏天,大伙儿都绕着走。如今,这里清水满塘,鱼儿悠然游动,水面上还(hái)铺满了光伏板,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,成为村民眼中(yǎnzhōng)的“聚宝盆(jùbǎopén)”。 光伏(guāngfú)发电,对于居召村村民来说并不(bù)陌生。早在2017年,村民便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板,享受到了“阳光(yángguāng)收益”。尝到甜头后(hòu),居召村不断扩大光伏铺设面积,100多户村民屋顶上以及村里的闲散空地都架上了光伏板,仅此每年每户村民就能有1万多元收入。 2021年(nián),故城县全域推进坑塘治理,居召村村外废弃多年的坑塘迎来“新生”。淤泥清理、护坡硬化、蓄水养鱼……这个昔日(xīrì)藏污纳垢的地方(dìfāng)彻底变了模样。 “当时在(zài)新闻里看到,南方一些农村地区在水面上铺设光伏板,我们也想试试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居福才说(shuō),没想到,这一试,还真成了。 2022年(nián)4月开始建设,不到一年,故城县唯一一座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建成。“一共17户村民(cūnmín)入股集资,总投资240万元,装机容量800千瓦(qiānwǎ)。”居福才给记者算了一笔(yībǐ)账,这个光伏电站一年能发110多万度电,可节约标准煤275吨(dūn)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2吨。 光伏板(bǎn)冬天为坑塘保温,夏天(xiàtiān)遮阳,整治后的(de)坑塘实现“水上发电、水下养鱼”的双重收益。光伏电站在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,还鼓起了村民们的腰包。 “2483.75元,又到账了!每月一结,准时又放心。”中午时分,入股村民居桂华(jūguìhuá)高兴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手机银行(yínháng)短信。 “在此基础上,今年我们又在坑(kēng)塘里投放了(le)鱼苗,等鱼长大再卖了,村里又多了一笔收入。”站在坑塘边,看着悠闲游动的鱼群和闪闪发光的光伏板,居福才说,“废坑塘”有(yǒu)了新模样。 渔光互补、农光互补……这几年,衡水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新能源项目(xiàngmù)建设,助力(zhùlì)绿色低碳发展(fāzhǎn)。据统计,衡水市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469.57万千瓦,清洁能源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(de)“绿色引擎”。(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) 关注河北日报(rìbào)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
上发电下养鱼 废坑塘巧生金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