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温州“五经普”,背后藏着哪些变化?

体育正文 190 0

温州“五经普”,背后藏着哪些变化?

温州“五经普”,背后藏着哪些变化?

潮新闻 记者 谢甜泉(xiètiánquán) 6月6日,温州市统计局发布《温州市第五次全国经济(jīngjì)普查公报》。普查结果显示,2023年末(niánmò),全市(quánshì)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(dānwèi)从业人员401.67万人,比2018年末增加59.20万人,增长17.3%。进一步摸清了温州二三产业家底。 “五经普”就像是(xiàngshì)一次(yīcì)体检,进一步摸清了温州二三产业家底,全面呈现温州经济发展“画像”。那么,这(zhè)五年温州经济结构发生哪些变化? 透过“五经普”数据,可以直观看到(kàndào)温州工业经济的扩容提质带来的韧性与活力(huólì)。2023年,全市工业企业营业收入(shōurù)比2018年增长53.2%。从单位数量(shùliàng)看,2023年末,温州工业企业法人数量,较2018年末增长34.9%。其中,制造业法人数量增长35.2%,从业人员也是行业之(zhī)最,达175.44万人,占(zhàn)98.7%。 工业经济大盘的稳步扩大,离不开持续的科创加码投入。2023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&D经费支出,比2018年末增长(zēngzhǎng)57.6%,年均(niánjūn)增速达9.5%,快于营业收入(shōurù)年均增速水平(shuǐpíng),保持较快增长态势。 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,引领着温州(wēnzhōu)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升。2023年末,温州规模以上(yǐshàng)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(qǐyèfǎrén)单位,比2018年末增长61.6%;全年营业收入(shōurù)比2018年增长118.7%;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,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.4%,比2018年提高(tígāo)4.6个百分点。为温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(le)坚实基础。 而与之互为支撑的数字经济(jīngjì)产业增长(zēngzhǎng)明显(míngxiǎn)。五年来,温州加速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,带动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进新型工业(gōngyè)化。2023年末,温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企业法人单位跃升至3.58万个,占全部工业33.4%。从业人员31.76万人,全年实现营业(yíngyè)收入2262.88亿元。 中国(温州)数安港(shùāngǎng)。受访者供图 比如,温州依托中国(温州)数安港建设,全力抢占“人工智能+数据安全”发展赛道,在规则制定、场景应用、数据资源、算力(suànlì)输出、市场链接等方面形成了(le)一定的比较(bǐjiào)优势。温州的数据生态企业已从26家发展到超(chāo)600家。 产业数字(shùzì)化转型也在稳步迈进,日益成为温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。2023年,温州九成(jiǔchéng)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应用(qǐyèyìngyòng)了云计算(jìsuàn)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(réngōngzhìnéng)和工业互联网等相关数字技术,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。其中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数字化信息化投入增长较快,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均超过30%。有力推动(tuīdòng)了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。 近年来,随着温州产业结构不断(bùduàn)调整,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,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(bǐzhòng)在提升,凸显满满活力。 这一情况(qíngkuàng)在温州市场主体(shìchǎngzhǔtǐ)数据上也有了(le)明显的表现(biǎoxiàn)。2023年末,全市从事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0.04万个,比2018年末增长60.1%。个体经营户68.71万个,增加29.17万个,增长73.8%。 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(zhòngyào)特征。从五经普(pǔ)数据来看,2023年末,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9.89万人,占二、三产业全部从业人员的42.3%,比重较2018年末提高8.9个百分点(bǎifēndiǎn)。 这一比重上升(shàngshēng)的(de)背后,与技术(jìshù)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社会分工(shèhuìfēngōng)的精细化密切相关。一些工业生产环节,像设计(shèjì)、检测(jiǎncè)等被分离出来成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,第二产业的这部分从业人员也就转移到第三产业。比如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从业人员增幅较快,比2018年末分别增长230.8%、93.0%,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。 新兴服务业(fúwùyè)更是异军突起,为(wèi)扩大就业提供了新机遇(xīnjīyù)。五年间,以商务服务、教育服务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快速(kuàisù)发展。其中,从业人员排名前三的是批发和零售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教育行业,2023年末人数分别达到44.13万人(wànrén),24.63万人,18.52万人。三个行业合计占全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1.5%。 温州(wēnzhōu)市(wēnzhōushì)统计局有关人员分析(fēnxī),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(kuàisùzēngzhǎng),折射出温州产业结构向高端化、智能化升级的趋势。不少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,也带来了从业人员的调整,为温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动力。
温州“五经普”,背后藏着哪些变化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